成都商报:胚胎实验 只为人类贪婪活着?

26 05 2007年
胚胎实验 只为人类贪婪活着?

本报记者杨蕾
2007年05月25日成都商报

  我国干细胞研究专家裴雪涛:

  自己清楚一个十四天的胚胎细胞,就会有神经系统的反应,就能够感知光与热。想到这里,就不能不去想自己的工作--人这样贪婪地想要活下去是对还是错,甚至会想,人这样的做法到底是在拯救人类还是毁灭人类?

  知名反“伪科学”人士方舟子:

  除了狂热的人士和对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一无所知的人,没有谁会认为那样的一团没分化、没感觉的细胞是一个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这种胚胎在生育诊所被扔掉,不知为何没有人对此也煽情一把。

  央视知名女记者柴静:

  “把科学问题唯技术化,而忽视对伦理学的边界,生物安全的边界的思考,忽视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带来的危险要更大。”

  世界不少国家都在研究人体胚胎干细胞工程

  ■胚胎干细胞研究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研究领域。

  ■近日央视著名记者柴静与反“伪科学”斗士方舟子的博客之争再次将这个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胚胎干细胞研究究竟是挽救生命的科学行为,还是“扼杀生命”的不伦之举?争议似乎愈演愈烈。

  柴静博客发文

  每一项技术背后是生命

  5月18日晚11点多,央视著名记者柴静在其博客发表《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是生命》,中间引用了柴静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裴雪涛的对话,透露了裴雪涛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忧虑与思考。正是这篇博文引来方舟子的“火花”。从18日柴静发文至24日,双方已在博客上正面“交战”。

  因与从事干细胞克隆技术研究的裴雪涛偶识,有了一番私下对话,柴静在博客中写道:“君子不器,技术上的修为不仅仅是为了建功立业,甚至不是为了服从于国家利益,而是服务于生命本身。”裴雪涛在谈到自己的研究工作时表示:“在中国,没有伦理的限定,用胚胎做实验是比较顺利的,因为常人认为胚胎不算生命。但自己清楚一个十四天的胚胎细胞,就会有神经系统的反应,就能够感知光与热。想到这里,就不能不去想自己的工作——人这样贪婪地想要活下去是对还是错,甚至会想,人这样的做法到底是在拯救人类还是毁灭人类,人类的文明轮回是不是与此有关,狮身人面像难道不可能是上一次克隆人的遗迹?”

  方舟子叫板批驳

  把每个精子当成人看待?

  柴静经常会在博客上发表诸如采访手记之类的文章,跟博友分享她的思考。没想到她这次在博客上贴出的文章,却引得方舟子在20日针对性发文《并非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是生命》,与柴静叫板。方舟子就裴雪涛对干细胞研究心存疑虑进行批驳,并声言:“连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都在怀疑该研究的合理性,发无厘头的感慨误导公众,中国的科学怎么还会有希望?”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方舟子表示他的博文并非针对柴静本人,而是对裴雪涛的论调加以批驳。他担心的是由于柴静拥有众多的粉丝,因其影响力而引导部分读者对干细胞研究产生误解,阻碍我国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程。

  方舟子在博文中强调:14天的胚胎的细胞刚刚开始分化形成三个胚层,神经组织此时还没有出现,是不可能像裴研究员所说有什么神经系统的反应的;人的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材料用的是5天的胚胎,只是一团针尖大小、没有分化的细胞。除了狂热的人士和对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一无所知的人,没有谁会认为那样的一团没分化、没感觉的细胞是一个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这种胚胎在生育诊所被扔掉,不知为何没有人对此也煽情一把。如果有人要以这些胚胎细胞如果植入母体有可能发育成人为由认为它们是人,那么以同样的理由我也要求把每一个精子都当成人来看待。

  此后,在方舟子另一博客的所在地“牛博网”,有一署名“姬十三”的网友在20日18点发表文章:《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可以找到生命》来力挺柴静,并在文末把方舟子“海天海地的扯,拉一句话过来就开批”的行为定位为“技术流”。

  裴雪涛打破沉默

  生命界定不同起点没有定论

  更出人意料的是,一向低调沉静的柴静在21日凌晨正式发表《回应方舟子》的博文。柴静做出了四点解释。“把科学问题唯技术化,而忽视对伦理学的边界,生物安全的边界的思考,忽视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带来的危险要更大。”这个有些生僻的科学论题因为柴、方两人的对话引起网友激烈讨论,在网上形成了挺柴与挺方泾渭分明的两派。方舟子又于21日和22日相继发出《反对胡扯不等于反对反思---回应柴静》,《记者对事实的真相要有洁癖》,《一起反思柴静之“反思”(11篇)》三篇文章。

  23日,当事人之一的裴雪涛终于打破沉默,接受《新京报》采访。对于方舟子的质疑,裴雪涛表示,14天的胚胎细胞刚刚开始分化形成三个胚层是没错,但细胞的三个胚层,包括外胚层的神经板组织已经逐渐形成。而一旦神经开始发育,就被界定为有神经性的反应,“这并不是我说的,而是由英国人提出来的。”至于5天的胚胎是否为生命,裴雪涛指出,由于各国对生命有不同界定,生命到底从什么时候算起并没有定论。他认为,生命的起点起码并非从受精卵开始。

  昨晚,方舟子又在其博客上贴出《多少眼睛在关注裴雪涛和柴静(5篇)》《回应裴雪涛之回应》两篇博文。这次方舟子又转移到胚胎到底是14天,还是18天有神经性反应,以及5天的胚胎是否算做生命作为反驳的焦点。

  新闻链接

  美国:干细胞研究引发政治风波

  美国国会参议院4月11日通过一项法案,同意扩大联邦政府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资金支持。但是白宫表态说,布什总统仍会再次否决这一法案。据悉,参议院11日投票前进行了长达20小时的激烈辩论。支持方认为,胚胎干细胞极具医学价值,有望借此找到治愈一系列人类顽疾的新疗法,美国不应裹足不前。而反对方仍然认为,破坏人类胚胎从中提取干细胞有违伦理道德。

  布什在不同场合都表示,他将不惜动用总统否决权来阻止这种“诱导人们摧毁人类生命”的法案。去年7月,布什在其总统任期内首次动用否决权,将国会提交的一项类似法案予以否决。(新华社)

  新闻立即评

  应尽快启动

  医学高新技术立法

  医学高新技术发展和运用,许多被传统医疗技术视为无法诊治的疾病,由于高新技术的引入,达到了起死回生的效果。

  胚胎干细胞被称为“万能细胞”,科学家确信它们能分化成各种机体细胞,从而有可能治疗糖尿病、早老性痴呆症、帕金森氏症等让现代医学束手的疑难病。不过,要提取胚胎干细胞就必须摧毁早期胚胎,这在全世界都引发广泛争议。

  目前世界不少国家正在紧锣密鼓研究的人体胚胎干细胞工程。医学高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同样也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例如克隆技术一旦在人类自身上得以应用,人们究竟用什么手段去限制它只能用于出自于人类健康考虑的器官克隆,而不能对人的生命的克隆呢?

  不难想像,假如没有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一旦克隆技术被极端分子利用,那么,必将带来人类自身尊严和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严重危机。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建议尽快启动医学卫生高新技术立法,对于基本成熟的医疗高新技术,应制定相关的单项法律予以保障,要特别注意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一些特殊高新技术的立法规范。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